推广 热搜: led  b2b  纺织  销售  PPS  纺织业  App  上海  2.2  稀土 

2005年中国家电行业十大关键词

   日期:2005-12-29     来源:媒体    浏览:507    评论:0    
核心提示:    涨价  涨价成为05年家电行业的痛楚,随着中国经济的大幅加速,能源问题逐渐暴露,上游原材料价格终于传导到制造业,05年春节后原材料价格再次飞涨,其采购价与2004年10月份相比,钢材涨了70%,塑材涨了73.9%,镀锌板涨了39%,而且没有

    涨价

  涨价成为05年家电行业的痛楚,随着中国经济的大幅加速,能源问题逐渐暴露,上游原材料价格终于传导到制造业,05年春节后原材料价格再次飞涨,其采购价与2004年10月份相比,钢材涨了70%,塑材涨了73.9%,镀锌板涨了39%,而且没有下降的迹象,国际油价也在一路飙升。

  持续上涨的材料价格给制造业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材料成本依赖严重的空调、冰箱、热水器、烟灶产品,作为整个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制造企业已经找不到缓解价格压力的办法,每个企业都采取了或明或暗的方式悄悄拉高了出厂价格,以空调为例, 05年4月所有的空调企业集体对外宣布:空调价格提升,格力、美的、科龙等主流品牌价格上涨平均幅度都在10%-15%左右,而直到05年2月,大家还在炒作今年空调不涨价。

  我们知道,当价格变动时,一切营销因素都要跟着变化,价格是营销因素中的核心要素,这中间的核心问题就是因为价格上涨带来的各个环节的利益冲突,价格波动必定会影响到终端销售,因此制造企业一方面通过提高渠道政策来鼓励经销商多提高价机器,刺激经销商走货,另一方面加大终端促销力度,或提高赠品价值,或提升综合力度,来提高终端出货,从而将价格波动转移到消费者,再通过产品的更新换代与促销活动的掩护,来平衡终端零售。

  同时企业必须要找到迅速化解涨价的压力以及价格波动的影响,例如,过去1匹机器市场零售价为1199元,而今天忽然要卖1399元,实际上这两个价格点上都会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关键就是价格波动之间导致的影响,新的价格顾客要接受,经销商要有利润,工厂也要赚钱,这是因为上游原材料价格变动导致的整个产业链条的利润重新分配,这表明本土企业必须要重视成本控制管理,通过流程再造,化解价格波动,再者就是加强市场营销能力,消除价格波动对销售的阻滞影响,因此涨价应该看作对企业管理水平的一次彻底考验,企业综合运营水平的实战检核。 

    平板飓风

  中国彩电市场在经历了黑白、彩色、超平、纯平、背投电视历程中后终于在2004年迎来了彩电业的春天――平板电视启动元年,PDP和LCD产品开始脱下高贵的外衣走进寻常百姓家。权威统计机构GFK的数据显示,05年PDP产品预计销售将达45万块,04年为16.5万块,增长2.7倍,LCD产品将实现销售120万台,比04年的21万台有5.7倍的增长。

  05年被业界称为“平板电视年”,各大品牌推出了主力产品,康佳的DSP数字超微点阵、创维的六基色、TCL的平板银狐、海信的Anyview、厦华的铂晶平板等,新概念层出不穷,加上松下、东芝、LG等外资巨头的参与,以及后进入的雅佳、山水、夏新等品牌,一时间平板市场百花齐放,万象繁荣,同时遵从“技术向上 价格向下”的营销思路,各品牌新品速度明显加快,同时老品价格出现了惊人的下滑,通过五一、十一两次的集中爆发,刚刚被称为“香饽饽”的平板电视,利润一下子跌入了低谷,重新走进了当年CRT的怪圈。

  曾经销售主流的CRT“失宠”,价格也跌到了历史最低点,29寸纯平跌破1500元,市场表现出“一二级市场平板争艳 三四级市场CRT高歌”的销售格局,就在漫天硝烟的混战中,一种被称为超薄电视的产品粉墨登场,这种彩电正面看上去并无二样,但厚度却大大缩小,画质可以与平板媲美,但价格却低很多,因此博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这个细分市场里必定又是一场恶战。

  繁荣背后难掩尴尬,中国彩电企业也只能说是“组装车间”,缺少核心技术成为最为致命的弱点,核心部件面板依然受上游供应商控制,采购成本居然占到了销售价格的80%,自建生产线成为国内企业突破瓶颈的唯一出路,11月16日,创维数码董事局主席王殿甫在“搜狐中国家电高峰论坛”上透露:长虹、TCL、康佳与创维四大彩电巨头已达成共识,将谋求信产部等主管部门资金和政策支持一起合资共建液晶面板生产线,这是国内企业在彩电后竞争时代联合共赢的一大创举。

  尽管业界对此表示出种种猜疑,但本土品牌要想在未来竞争中保证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走这一步,这是迟早的事情。 

    DVD标准

  DVD的确是个苦命的孩子,自出生那天起,先是专利费,后是身世之争,这不05年一场围绕DVD标准之争有在中外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5月,蓝光阵营在东京召开第二次全体大会,索尼公关部介绍,索尼与松下电器正在和东芝就新一代光盘标准进行谈判,但意向尚未明朗。据悉,索尼与松下代表的是蓝光阵营,成员包括日立、先锋、夏普、三星、LG、飞利浦等企业;而东芝则代表了HD-DVD阵营,包括NEC、三洋电子及多家电影公司。漫长三年之争,仍未果。

  两大阵营标准之争背后实际上就是争夺高清DVD金矿的钥匙,就在国外巨头争论之时,本土企业也在寻找着自己的标准,以其避开多年来的专利费困扰,2月23日,信息产业部正式批准EVD为中国电子行业的推荐性标准,但实际上推广却是差强人意,9月正当大家为下一代高清影碟机的市场话语权争夺激烈之时,长虹与夏新却分别宣布支持HD—DVD阵营,而大多数企业也在处于观望状态。

  尽管EVD已经成为国家标准,但没有市场支撑、形成产业的标准,将很难实施,因此标准之后既是技术的博弈,也是市场的竞争,希望本土企业能在这场标准之争中不再伤痕累累。 

    到农村去

  05年空调企业产能急剧提升,格力拥有珠海、重庆、江苏丹阳、巴西四个大型的生产基地年总产能突破1000万台;TCL空调武汉工业园一期工程竣工投产产能达到500万套;04年8月,“美的西南工业园”破土动工,12月,空调武汉工业园建成投产,产能达到1100万台。5月20日,格兰仕中山650万台基地落成投产。04年12月18日,奥克斯南昌工业园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投产已经达到了700万套的生产规模。这标志着空调行业进入了规模竞争阶段,提高规模降低成本而提升竞争力,成为大家对行业发展的共识。

  那么巨大的产能到哪儿去释放呢?所有的企业都把视线聚焦在了广袤的三四级市场, 2004年8月,美的销售组织架构调整,产品管理中心增加到43个,05年再次提高到55个,05年4月18日,在革命根据地井冈山誓师发布《中国乡镇空调普及宣言》,并专门为乡镇推出节能普及型空调,将投资一亿元在全国5万个乡镇建立一万家经销商网络,全面启动“乡镇空调普及革命”,这标志着空调企业正式吹响了进军农村市场的号角。

  在2005年一片“向下走”高潮中,TCL全面启动燎原工程,加强二三级市场开拓,甚至是三四级市场网络,推出了产品、政策、促销等全方位市场推广计划,重点抢占乡镇市场的制高点。科龙也利用科龙、华宝、康拜恩多品牌优势,展开天网行动,直接扎到乡镇市场,海信则通过分公司区域分割深入到市场的最基层,而新科、志高等品牌也推出了开发三四级市场的策略,三四级市场成为空调企业新的主战场。下乡潮,成为2005年空调业的一道景观。 

    两大指令

  05年中国家电在国际出口方面,最大的不利因素莫过于来自两大指令。

  2003年1月,欧盟通过了《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 某种危险物的指令》(ROHS指令)和《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指令), WEEE指令从今年8月13日正 式实施,ROHS指令则从2006年7月1日实施。随着实施时间的临近,各家电企业、行业协会、上下游企业都迅速启动预案,商讨应对办法。

  两大指令的颁布与其说是本土企业在出口方面的礁石,不说是世界家电绿色标准的中西碰撞,对世界最大的家电制造基地来说影响是巨大深远的,这两大指令对本土企业来说,更是一道门槛,不仅仅是材料控制与工艺改进亟待提高,更是企业战略的影响。

  长虹、海尔、TCL、创维等家电企业都为此成立专门应对工作组,通过原材料标准、寻找替代技术、改善生产工艺、内部强化学习、与上游提供应商协调沟通等手段来达到这一目标, 8月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公布了6项检测方法标准,同时还公布了18个承担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任务的单位。这些标准的发布,有利于规范各检测室的检测方法,更有利于原材料中国产品出口欧盟,并将影响有关国际标准和其他国家标准的制订。

  显然这两大指令对本土企业来说不利影响是巨大的,生产成本必然提高、新技术必须改进、价格优势则不再明显、出口门槛提高,况且还可能导致引发其他地区颁布类似指令,这就会大大削弱中国家电的竞争优势,尽管有人认为这是一次隐蔽性很强的技术贸易壁垒,但对于本土企业来说,应积极去寻找应对办法,尽量降低对出口造成的影响不失为时务之举。 

    能效标签

  04年9月1日,国家发改委颁布新的能效标识管理办法,家用空调能效比低于2.6禁止上市流通,最高标准为3.4,该办法于2005年3月1日正式生效,11月25日,国家发改委再次发布《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05年9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这表明政府重视节能产品的步伐明显在加速。

  中国标准化研究员资环所所长李爱仙表示,能效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以及能源效率表示制度的出台,将进一步促进空调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调整空调产品结构,提高空调能效水平,推动空调的节能技术进步,在降低电网峰荷、缓解电力供需矛盾、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这个小标签促成05年成为“节能高效年”,各大品牌推出了高效空调,科龙的双高效系列、美的的V系列、格力的节能王子、海尔的高效氧吧、海信的节能金星变频新品、TCL的钛金空调等等,这个小标签正在悄然改变着中国空调业的命运,预示着空调企业必须实现技术升级,加速企业的全面升级,否则只能被淘汰。

  这个蓝色的小标签,成为推动空调行业第二轮大整合的关键这个因素,也是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小标签,大风云,几家欢乐几家愁。 

    人民币升值

  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7月21日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约升值2%,尽管只有2%,但对于微薄利润的家电业来说,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分析人士认为,其影响来自三个主要方面:外汇存款和负债带来的汇兑损失或收益、出口利润下降、出口需求下降。中国家电企业基本无外币债务,可忽略不计,风险较大的汇兑损失来自应收帐款中的外币应收款,此外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引起利润下降降低国际竞争力,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汇率调整降低进口电子元器件的采购成本,有利于提升本土企业价格优势,但国内大部分企业材料都来自国内,因此并无多大影响,而国外品牌价格则会微幅下降,对本土企业构成一定的冲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具备度过汇率调整的条件。首先,产业集群内的集中度高、基础稳固,产业链配套完善,降低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外移的危险。其次,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各行业已经成长了一批初步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资源、人才、市场份额等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有利于企业依靠自身条件度过汇率风险。  

  汇率调整会造成出口成本上升,会淘汰一批弱小企业,实力大的企业则更有利,也会不同程度产优化结构,加速国内企业格局调整,推动行业的升级发展。专家认为,要站在产业安全角度上重新认识中国家电在世界竞争格局中的地位,深入研究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对日益严峻的贸易形势做好充足的准备,通过提高技术含量来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并通过企业内部优化来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从而保证在世界家电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并购狂潮

  处于高速成长期的中国企业来说,做大做强的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并购,05年达到了有史以来最为疯狂的并购,惊心动魄而绚烂多彩。

  首先就是企业为了提高规模实力而进行的上下游并购,04年10月,格力收购母公司压缩机业务,10月10日,与上海宝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05年3月29日,格力集团进入物流、石化产业,这表明本土企业在试图在整合整个产业生态链,从而提升规模效应,不断提高生存的话语权。

  04年的11月,美的收购华凌,接着科龙宣布收购威力,05年5月,海信收购先科,9月海信再次并购科龙,11月长虹并购美菱,这标志着国内企业正在进入新一轮的并购高潮,这是企业在面对材料压力与利润下滑以及市场压力下所采取的最低成本的扩张之路,在最少代价下取得最大的规模,规模竞争才是企业最后的决战。

  05年流通渠道也发生空前的并购高潮,演绎了一场“大鱼吃小鱼”好戏,随着连锁上市实力增强以及开店速度加快,一些区域连锁相继被并购,五星并购雅泰,永乐并购通利、灿坤,国美并购易好家,这预示着在流通行业资本就是实力,也助跑了国美、永乐、五星等家电连锁的高速扩张。

  05年6月海尔并购美泰公司,明基并购西门子手机,再次把中资并购外资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尽管海尔这次并购没有成功,但这并没有掩饰出长大起来的本土企业向国外拓展的雄心,尽管今天看来TCL并购汤姆逊彩电与阿而卡特手机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并购外资企业还存在种种困难,但中资企业必竟会找到更为安全稳妥的途径等待下一次并购的到来。

  可以预见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升级,以纵向并购、横向并购、中外并购为主体的更大规模更大跨度的并购潮正在涌来。 

    连锁泡沫论

  05年开局后,家电连锁新开店计划数目直线上升,国美新增130家,苏宁再新150-170家店,永乐计划门店总数要达到250家,五星新开店122家,大中宣布同时挺进全国12个省会城市,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门店总数已超过1100多家。尽管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我国家电连锁市场占有率不到20%,而美国、日本市场家电连锁则达到了90%以上,可见家电连锁的市场份额远没有达到成熟市场的目标,但是目前态势来看,家电连锁确实存在一种严重的泡沫现象。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销售管理不到位,开店规划不严密冲动型开店结果边开边关,单店经营质量严重下降,新开店数目超过区域销售负载,销售惨淡费用却上升,占用了上游供应商大量的货款资金,各种名目费用多如牛毛,上游供应商运作风险形势严峻,并且商业腐败现象严重,“黑金”现象泛滥,上下游工商矛盾加剧,时刻处于破裂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各上游供应商也在不断寻找自身渠道,例如TCL筹建的幸福树,格力自建渠道,上游供应商对连锁的意见也是越来越大,这表明家电连锁已经得了“高速综合症”,最近商务部拟订了《零售商与供应商进货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也开始改善商业环境,但估计很大改观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同时国美、苏宁等半年报显示,销售额虽然上升,但利润却在下降,据国美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销售同比增加32%,但净利润仅微增4.5%,销售净利润率不足2.9%,而去年同期是3.9%。整个上半年,国美每平方米销售额也同比下降22.3%。同时我们也看到这几大连锁都不同形式与地产发生了联系,考虑到流通商占用上游供应商的货款,供应商的风险诸如暗礁,这就不得不让人对目前家电连锁的盈利模式发生质疑,泡沫论由此而出。

  连锁泡沫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也表明已成为阻碍发展的毒瘤,如果要健康发展下去,就必须动大手术,欣喜的是我们也注意到各大连锁已开始从高速发展回到健康稳定发展,并逐步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强化内部管理,实施ERP系统加强自身价值再造,也开始积极与上游供应商协调发展大计注意改善品牌形象,最近国美、苏宁等连锁推行的会员制已说明连锁们已经在发展战略上做出了重大调整。 

    黑手机

  手机行业在经过了三年高速发展后,在04年开始表现出整体持续下滑局面,05年则进入全行业低谷期,大幅裁员,高层下课,市场占有率下降,新品速度变慢,企业盈利亏损,都预示着中国手机行业进入历史上的最为严峻时期,而05年黑手机的浮出水面,更是让业界喧哗。

  自手机牌照核准制实施后,诸如长虹、创维、海信等大量品牌涌入,市场竞争更加残酷,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LG等洋品牌发起了低端攻势,再次就是黑手机泛滥,直接对国产手机造成冲击,国产手机面临形势日益加剧;各大品牌开始陆续报亏,夏新电子、东方通信、波导股份、康佳集团、TCL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亏损。 
  
  就在这种情况下,在广大的三四级市场上,“黑手机”却横行其道,比起正常手机来,这些贴着各种胖子的机器,不开发票、不打广告、不用建营销组织、不用建设品牌,价格也就低出许多,在品牌意识不强的三四级市场,价格就成为销售的主导因素,对本土品牌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据悉,在最近8个月里,“黑手机”的销量已经上升到1500万部以上,约占全国手机销量的1/3。

  11月22日,国家信息产业部联合发改委、公安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质检总局七大部门联合公布了《移动电话机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方案》,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从2005年11月中旬正式展开,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下属部门具体负责此次“整治活动”,主要针对的是非法拼装、冒牌手机以及走私手机,以及销售与服务环节。这将标志着对“黑手机”进行彻底的打击,维护手机市场良好环境,也希望国内企业能借助这次有利时机,迅速跟进,夺回市场份额。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冀ICP备1001721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