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31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将481个农药原药出口退税率从9%提高至13%,制剂出口退税率则仍为5%。
《通知》实施半年后,业内普遍反映,部分原药和制剂出口退税率调整后,“退税倒挂”制约了农药制剂企业出口。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叔宝表示,原药是农药生产的初级产品,生产过程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而制剂生产相对简单,对环境影响小,附加值比原药高很多。但是,原药的出口退税率通常为9%,制剂出口退税率仅为5%,原药与制剂出口“退税倒挂”影响了生产企业向高端产业链延伸的积极性,与鼓励农药企业发展的政策相背离。特别是《通知》将481个农药原药出口退税率从9%提高至13%,更加剧了我国农药企业市场恶性竞争,造成我国企业受制于国外企业。
谈到《通知》实施半年来的影响,深圳一家农化贸易公司总经理王平表示,该公司去年上半年共出口各种农药制剂5000多吨,出口金额达6000万美元,今年上半年出口不到2000吨,同比下降60%以上。他分析说,主要原因一是高退税率的原药出口挤占制剂出口市场,国外客户更愿直接从我国进口廉价原药再加工成制剂;二是制剂出口利润下降,有些品种甚至无利可图,影响了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三是农药制剂加工企业一方面由于缺少品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由于不能享受与原药平等的出口政策红利,出口热情下降。今年以来,农药制剂企业不能按合同约定交货的情况时有发生。
湖南万家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安辉也表示,在原药出口退税增加、制剂出口退税不变的情况下,农药初级产品与终端产品出口退税差距的拉大,严重打压了企业产品出口的积极性。出口商不断压低制剂价格,制剂加工企业微利甚至无利。自年初以来,上海、浙江、深圳等地的出口商提出合作,但出口商给出的价格让他们根本无法接受,企业不得不放弃了制剂出口,转而加大专业化防治服务力度,拓展国内市场。
“目前13%的原药出口退税使境外采购商以此为借口压低价格,造成国外企业买到的原药比国内企业的价格还低,国外企业在获得了相对低价的原药之后,再加工成制剂返销到国内,与国内的制剂企业竞争,结果是一方面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另一方面挤压了国内制剂企业的利润空间。国内原药企业和制剂企业正上演着兄弟相残的悲剧。”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许辉一针见血地指出。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农药制剂出口虽然呈现增长态势,但总的来看,原药出口金额依然大于制剂出口金额。2013年国内农药出口金额为85.2亿美元,其中原药出口金额占比达60%,而制剂仅为40%。2014年的情况也大致相同。
国家海关总署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共出口农药33.1万吨,同比增长4.1%;出口金额10.3亿美元,同比下降6.4%;贸易顺差仅为7.8亿美元,同比下降11%。制剂出口形势更是不容乐观。
原药与制剂出口退税之间高达8%的差距令不少业内人士难以理解。湖南农大海特农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勇认为,本应得到出口退税政策扶持的制剂产业,得到如此不公平的出口待遇,不利于引导中国农药工业可持续发展。
众多农药企业认为,多年来,原药大量出口已使国内企业在国际农药贸易链中被定位在价值最低的制造业环节,为国外企业发展提供了质优价廉的原材料,而高附加值制剂产品一直处于出口劣势,制剂出口理应得到国家政策扶持。
孙书宝也认为,出口退税政策应该服务于做大做强农药工业,终端产品出口退税高于初级产品出口退税,才是合情合理的,才是科学的。
许辉建议,为避免企业出口恶性竞争、中间商操纵市场,国家应该积极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改退为补或改退为奖,即对农药生产企业在技术创新、清洁生产、装备升级等方面给予补贴或奖励,让中国的农药龙头企业得到实惠,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