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led  b2b  纺织  销售  PPS  App  纺织业  上海  2.2  稀土 

纺织业利润被挤压新棉收购降温

   日期:2006-09-18     来源:媒体    浏览:244    评论:0    
核心提示:    近段时间以来,有关国家将下调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的消息一直在市场上盛传,但并未给国内纺织品生产商带来实质性的影响。上周末,这一传言终于尘埃落定,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5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将纱线
    近段时间以来,有关国家将下调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的消息一直在市场上盛传,但并未给国内纺织品生产商带来实质性的影响。上周末,这一传言终于尘埃落定,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5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将纱线、面料等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11%,并于9月15日起执行。  

    根据通知规定,部分企业仍可以在执行出口合同时享有按原有税率退税的待遇,但缓冲期仅为3个月。12月15日之后,国内纺织品出口将一律按11%的出口退税率执行。自此,在人民币加速升值和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多重因素的挤迫下,国内纺织品生产企业将面临日益狭窄的利润空间。 

    一直以来,作为棉花主要需求者的纺织品生产企业在资金使用方面小心翼翼。因为资金及棉价等原因,部分纺织品企业选择了随用随买的方式购棉,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内新棉的销售。同时,由于在现货市场购买棉花,纺织品企业通常会得到一段较长时间的账期,有些甚至可以在产品销售后归还棉款,这方便了纺企资金的灵活使用。而棉花期货市场预交保证金的特点,决定了国内纺企无法大规模地参与到期货市场中来,从而限制了我国棉花期货市场的发展。 

    面对不断降低的资金收益率,国内纺企将在资金使用上持更加审慎的态度。国家发改委不久前曾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我国纺织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仅有3%。虽然从理论上讲,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可以在对外销售时提高价格转嫁成本,但我国大部分的纺企规模小、议价能力极为有限,出口成本的增加只能内部消化。若要维持原有竞争力,大多数纺企只能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实现,而控制原料采购价格更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由于内地棉价偏高及质量等方面的原因,越来越多的纺企倾向于采购进口棉和新疆棉,这都将对内地即将大量上市的新棉销售及价格带来不小的压力。前段时间,由于我国山东、河北等棉花主产区的降雨天气影响了新棉上市的进度,而部分纺企的棉花库存又即将告罄,因此新棉收购价格被借机哄抬起来,最高时曾一度超过3元/斤。 

    但随着市场形势的逐步明朗,纺企控制采购成本及新棉大量上市等因素的出现,笔者对国内棉花未来的价格走势较为悲观。据悉,作为我国最大的棉纺织生产商,山东魏桥集团的籽棉收购价格仅在2.62元/斤附近,折合皮棉约为12800元/吨。对目前的新棉收购市场而言,这一收购价格的象征性意义更为明显,它向市场发出明确的信号,国内主要的纺企并不看好后市的棉价。 

    目前,部分地区个体棉商的行为已有所收敛,新棉收购价格也略有降温,但新棉收购市场仍在各方的迟疑态度中找不到明确的方向。9月15日已过,但早先在市场上盛传的新疆棉"买一送一"的配额至今仍不见下发。近日又有消息说,棉花进口配额的申请工作已基本结束,不日便可公布结果,并有望于10月下发配额。无论上述传言是否准确,配额发放预期对未来棉价的压力都不可小觑。 

    在国内纺企购棉逐日谨慎和外棉即将大量涌入等压力面前,新棉收购价格的热度有望继续下降。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冀ICP备1001721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