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led  b2b  纺织  销售  PPS  App  纺织业  上海  2.2  稀土 

化纤业年内有望走出低谷

   日期:2006-09-21     来源:媒体    浏览:266    评论:0    
核心提示:    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分析,我国化纤业经济运行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规律,自去年以来行业经济运行进入低谷期。综合分析化纤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及产业自身的特点后预计,我国化纤业有望在今年年内走出低谷期,并将在未来较长时期内继续
    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分析,我国化纤业经济运行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规律,自去年以来行业经济运行进入低谷期。综合分析化纤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及产业自身的特点后预计,我国化纤业有望在今年年内走出低谷期,并将在未来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从外部环境上分析,在未来十几年里,我国纺织工业持续快速增长,对化纤产品的需求将保持强劲增势,国内化纤产品的市场容量将不断扩大。 
 
    预计未来5年,全球纤维消费和纺织品服装贸易仍以6.5%左右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化纤业无论从存量资产还是经济运行来看,产业竞争力均有明显增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投资增速理性下降,投资方向得以调整,总量增长得以合理回归。统计数据表明,近两年来,化纤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理性下降。2004年为44.1%,2005年降至2%,但2006年上半年出现反弹,化纤行业的投资方向得到调整,越来越多地从常规品种转向高附加值的差别化品种。以聚酯为例,投资方向转向瓶级和膜级聚酯。2005年瓶级和膜级聚酯能力分别比上年增加37.6%和46.1%,远远超过纤维级聚酯3.7%的增速。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介绍,2005年,我国化纤业共计淘汰劣质产能16.6万吨,主要是粘胶短纤和锦纶行业一些规模小(单线产能在1万吨以下)、技术落后的能力。 

    聚酯行业在2004及2005年以每年100万吨的速度淘汰劣质资产,尤其是纤维级聚酯淘汰能力占聚酯淘汰总能力的90%。许坤元指出,近两年落后产能的淘汰是市场调节的结果,过程是平稳的,并且这种淘汰未来仍将继续,这将有利于化纤产业结构、资本质量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继续优化,表现为产能向3个方向集中。一是向大企业集中。据统计,2005年年产20万吨以上的化纤企业已有22家,合计产能908万吨,占总产能47.2%,平均产能41.3万吨/年;年产10万吨以上企业59家,合计产能1452万吨,占总产能75.5%,平均产能24.6万吨/年。二是向市场集中。化纤业必然随着纺织产业的集群而趋于集中。我国纺织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两省共计44个,占全国集群总数的50%;化纤集群在江浙27个,占全国集群总数的68%。按化纤产能统计,2005年东部地区为1713万吨,占总产能的89.09%,仅江浙两省的化纤产能达到1256万吨,占总产能的65.2%;中部仅为47.7万吨,只占2.48%;西部为162.5万吨,占8.45%。三是向民营企业集中。2005年,化纤企业中民营企业产能占总产能比例已超过2/3,达到66.77%,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比例下降为27.4%。行业技术进步加快主要体现在2005年产业用化纤大幅增长31%,直接用于针织、丝织的化纤增长较快,2005年分别增长18.8%和17.1%,都大大高于当年化纤供给量9.9%和产量14.4%的增速。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体现在产品的进出口上。在需求保持较快增长时,2005年化纤进口同比下降14.7%,出口量达到70.99万吨,增长51.32%,出口额达到14.72亿美元,增长54.39%。化纤纺织品、针织品出口量为338.26万吨,同比增长13.61%,出口额达到133.87亿美元,增长19.53%。从以上数据说明,出口额的增幅均大于出口量,说明我国化纤及其制品的出口均价有所上升,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化纤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同时,化纤行业的产品差别化率从2004年的29%提高到2005年的31%。来自各方的信息表明,提高产品差别化率仍将是今后行业练内功的重要方面,产品差别化率将继续逐年上升。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冀ICP备1001721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