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在夏津黄河故道生态旅游区杏坞园旁,一群村民正在一个小伙子的指导下,让桑蚕上方格簇,这是蚕吐丝结茧前的重要一步。
这个小伙子名叫王传振, 1990年出生于夏津县香赵庄镇王寨村,大学毕业后,带着所学回到家乡,投身于养蚕事业中,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让养蚕能够规模推广,带富一方百姓。
误打误撞入了养蚕行
谈起与养蚕结缘,还得从高考说起。 2009年7月,王传振高中毕业,填报高考志愿时,他首先选择了最感兴趣的经济学。可命运跟他开了个玩笑,专业被调剂,他考入了山东农业大学的蚕学专业。
虽然专业并非首选,对大学生活王传振还是分外珍惜。随着不断的学习,他在平时学习的植桑、养蚕中发现了乐趣。就在大二有机会调剂专业时,他还是坚持留在了蚕学专业。
随着专业知识逐步丰富,如何学以致用成了王传振思考的问题。在读大三时,王传振向学校申请注册了新丝路创业中心社团,与20多位同学一起开始了校园创业。
“当时我就想运用所学,能不能生产出产品,带来效益。”于是王传振与同学开始研究蚕桑综合利用。桑叶茶、蚕丝被、蚕纱枕等陆续出品,并小范围推广。他们还与当地实验小学合作,对小学生们进行养蚕科普,推广宠物蚕。一年多下来,整个创业团队收入2万多元,这也让王传振对未来从事养蚕行业有了信心。
2013年4月,大学即将毕业,王传振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将目光投向了家乡的那片古桑树群。为了做好论文,王传振在森林公园一住就是70天,每天外出 调查,拍摄了7000张图片,将18个桑椹品种分门别类。最终,这篇名为 《夏津古桑椹树生物学性状调查及思考》的毕业论文完成,并被学校评为优秀毕业论文,成为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了解夏津古桑树群的参考文献。
带着所学回乡创业
大学毕业后的王传振决定回到家乡发展,他先是到县里的一家桑椹酒企业工作, 8个月的时间里边干边学,了解和掌握了桑椹酒酿造流程。
今年6月份,王传振注册了生态农业公司,继续沿用了 “新丝路”这个名字。桑蚕不分家,为了给以后规模养蚕打下基础,他向亲戚朋友筹借了4万元,在自家的4亩地里培育了10万棵桑椹苗木。
9月份,王传振在黄河故道生态旅游区杏坞园建起了养蚕试点,开始试验养蚕。虽说在大学期间也养过蚕,但毕竟有老师指点,而这次是真正的第一次独立担 当。 “这一带养蚕早已是40年前的事了,现在根本没人掌握这项技术,养蚕对我来说同样是摸着石头过河。”为了养好蚕,王传振有时候一连盯上三四天,没睡过囫囵 觉,甚至饭也顾不得吃。
王传振自主创业的精神和努力,让他赢得了县旅游局的支持——养蚕所需的桑叶全部由旅游局免费提供。经过26天的生长期,第一批蚕茧售出,除去前期基础 设施建设的投入,纯收益四五千元,这让王传振信心倍增。 “现在还是探索阶段,如果养殖技术成熟后,一张种蚕卵,能育出2.5万头蚕,纯收入能达到1500—1800元。”
推广规模养殖,带村民共致富
虽然现在还在试验阶段,王传振却早已有了长远的规划, “如果将来养蚕能够规模化推广,果桑养蚕相结合,将给村民带来更多的收益。”
王传振说,目前在夏津,农户多种植果桑,除桑椹果能够带来收益,桑叶基本都被浪费掉了。如果将来养蚕得以规模化推广,果桑树的桑叶可用来养蚕,这将每年给农户额外带来3000元左右的收益。
为了能够带动当地农户植桑养蚕,明年,王传振打算成立一个蚕桑农业服务站,专门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
此外,王传振还将眼光投到了蚕桑的综合利用上。 “‘桑鸡鱼堂’,是我的向往。”谈起未来,王传振满是憧憬,所谓 “桑鸡鱼堂”,就是发展观光旅游,循环生态农业,并逐步建立起特色品牌。桑就是种植桑葚树,果、叶两用,桑叶养蚕、喂养野鸡等;蚕粪可以喂鱼;堂就是特色 食堂,桑叶茶、桑叶粉做的面食都可以发展为特色餐饮。
“虽然现在事业还在起步阶段,但家乡有着古老的蚕桑文化,丰富的古桑树资源,我相信将来会大有可为。”王传振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