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led  b2b  纺织  销售  PPS  纺织业  App  上海  2.2  稀土 

农垦打造全产业链探索培育“大粮商”

   日期:2014-04-15     浏览:126    评论:0    
核心提示:  打造国际大粮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有真本事才行,农垦一定要大胆地去争一争。要发挥农垦的独特优势,干农民和一般企业想

  “打造国际大粮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有真本事才行,农垦一定要大胆地去争一争。要发挥农垦的独特优势,干农民和一般企业想干干不了、干不好、不能干的事情,形成农垦的核心竞争力;要大胆地去闯、去试、去干,在已经看准、具备时机的产业和环节上,力争尽快打开局面;推动垦区间同类资源联合,产业链环节整合,坚持市场化运作,不搞行政命令,不搞“拉郎配”;要坚决防止借改革之名,把农垦的国有性质改丢了、农场建制改没了、农垦的先进生产力改垮了,把农工的利益损害了。 ——农业部农垦局局长王守聪”

  优势

  农业“国家队”战略定位不容动摇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战略作用

  农垦粮食在全国粮食供求格局中,可以说是总量不大作用大,份额不大贡献大,块头不大地位高。农垦粮食商品率接近90%,且主要是谷物,绝大部分是口粮。农垦完全可以成为国家能够有效掌控的安全、流动、绿色的大粮仓。

  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高一直是农垦的优势,从而有效保障了农垦农产品质量安全。从2003年开始,农垦探索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目前已经建立了对生产环节实行全程有效质量监控、覆盖面较大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农垦十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单位面积和单位粮食产量的化肥、农药施用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5年来,农垦农业投入指数增长率为负值,而农产品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农业资源保障指数增长率却远远高于全国。

  农垦的优势和特点决定了它可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发挥更加重要的战略作用。

  农业现代化位居领先——发挥带动作用

  农垦作为“排头兵”,是自封的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证明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真真正正地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2013年,农垦粮食单产479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0公斤;农垦农田有效灌溉率6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占比7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多个百分点;奶牛规模饲养率64%,生猪规模饲养率77%,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9和17个百分点。

  去年,有关专家做了一个农垦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研究课题,将农垦综合为一个“省”,与全国各省区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横向对比。通过将农业投入指数、农业物质装备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农业集约化经营指数等加权汇总后结果显示,农垦综合评价指数得分51.89,位居全国首位,比全国平均得分高24.52分。

  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发挥促进作用

  农垦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5家、省级龙头企业394家,一大批农产品加工、农村服务业和休闲旅游等新型产业兴起,已经成为吸纳周边农村劳动力的“蓄水池”,带动当地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大幅增加工资性收入。

  小城镇建设方面,目前,农垦城镇化率已达51.9%,这些星罗棋布的农垦小城镇,促进周边农村地区人口、资源和要素实现集聚,带动当地居民居住条件改善和新型城镇化发展。

  垦区积极探索秸秆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新模式,推广综合循环利用、生物质气化、稻壳发电、沼气利用等新技术,形成了一批以节能减排为目标,以产业多样化、生态化、高值化为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效带动当地环境改善。

  “走出去

  ”开展国际竞争——发挥引领作用

  当前,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农业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明显增强。为了维护国家农业战略产业安全,为了稳定市场、保护农民利益和消费者权益,中国农业都离不开具有控制力和话语权的大型农业企业集团的有力支撑。而我国尚缺少真正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大型农业企业集团。

  农垦拥有大基地、大产业和大企业的独特优势,具备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特别是实现了人才、技术、资本与市场的全面联通,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最现实、最可行的载体。

  目前,全国农垦共有17家集团化垦区,其资产总额占全国农垦的88.9%,利润总额占到全国农垦90.9%,特别是在打造全产业链、抢先海外布局上走在前列。通过“走出去”,农垦已在国外建立了一批具有相当产能的粮食生产基地,目前境外粮食种植面积已达到350万亩、产量20亿斤。

  现状

  改革需要解放思想

  今后一个时期农垦事业的发展,无论是与农垦自身过去相比,还是与其他行业和系统相比,都面临诸多挑战和复杂难题。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清晰认识和判断,使得农垦事业改革发展迫切需要来一次思想大解放。

  现状一:看定位

  当前,许多方面仍把农垦等同于一般的市场主体,等同于普通的国有企业,农场属地化、农场变农村、农工变农民的改革方向,仍然占有很大的舆论市场,农垦发展的风险依然存在。

  现状二:看认识

  就农垦内部的自我认识而言,一些农垦单位在发展中往往都只考虑企业的自身利益,而忽视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功能和作用。

  现状三:看作用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方兴未艾,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愈演愈烈,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的领先优势在递减,示范带动的独特职责在衰落,传统的“路径依赖”将导致无路可走。

  现状四:看政策

  农垦位于城乡二元结构交汇处,政策落实没有制度性安排。如果继续缺乏专门针对农垦的政策设计,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和民生保障等方面投入不足的状况,将长期存在并日益突显,制约农垦发展及其战略战备作用的发挥。

  策略

  培育“大粮商”计划浮出水面

  什么是国际大粮商

  国际大粮商是通过宽领域、全产业链的全球布局,通过发展产业高端、资本运作将利润集中到贸易等核心环节,进而掌控资源、价格和利润话语权的少数巨型综合农业跨国企业集团。

  国际大粮商不是一般的农业公司,而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百年老店”,是可以代表国家掌控农业产业的战略载体。

  为何打造国际大粮商

  中央提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打造我们自己的国际大粮商”等战略要求,这为农垦改革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农垦拥有大基地、大产业和大企业的独特优势,资本实力、人才实力和运营实力在国内农业企业中出类拔萃,是打造国际大粮商最现实、最可行的载体。

  农垦探索打造国际大粮商计划,旨在以此作为农垦事业永续发展的战略基点,推动垦区企业集团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上实现大整合、大重组和大发展,实现农垦无可替代的战略战备功能。

  成为“大粮商”做好八件事

  ■组建大型农业跨国集团

  完善母子公司的双层体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通过集团公司带动农场、带动专业公司,形成上下整体贯通的经营体制。加强资本运作和产业整合,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推进高级管理人才的职业化,加强内部业务流程再造,形成大型农业跨国集团组织框架。

  ■构建农垦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大力推动“集团公司+农场”、“集团公司+农场+合作组织”等农业经营模式,把生产环节留给农场和农工,把经营环节交给专业化的市场主体。完善农场土地配置方式,合理确定土地经营的“适度”规模,逐步消除过度占有土地资源的经营主体。

  ■建设绿色国家大粮仓

  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实现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全覆盖,打造稳固的国家农产品供给战略应急基地。抓好甘蔗、棉花机收等机械化,大力发展农用航空。加强仓储、烘干和物流体系建设,力争垦区生产粮食从源头上全部进入自营体系。

  ■用前沿技术武装

  “前沿农垦”

  实施“前沿农垦”战略,增强农垦科技创新、技术集成、转化应用能力,牢牢把握产业竞争主动权。整合垦区内外科技资源,组建农业战略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推动农垦种业企业联合,集中力量选育出突破性高产优质的新品种。瞄准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构建全国性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平台。

  ■推动农工队伍更新换代

  建立农垦新型劳动和用工制度,吸引更多大学生和年轻人投身农业、在农场创业。率先推行“绿色证书”制度,可设置3年左右的过渡期,不具备资格的坚决不让承包土地和上岗经营。将新型职业农工认定制度与贷款等优惠政策、与土地经营面积挂钩,建立资源与能力相匹配的政策机制。

  ■增强农垦农业社会化服务

  在我国经营自家承包地的普通农户仍占大多数的状况下,做大做强农垦农业社会化服务业,推广土地托管、农机合作社、技术承包等新模式,通过产业带动形成稳定的粮源基地。

  ■探索农业对外开放新模式

  要明确“走出去”的目标区域、产业重点、经营模式和运作机制。突出抓粮食、天然橡胶等农垦主导产业,以集团化垦区为主,通过重点项目实施,巩固和扩大境外产业基地,加强仓储物流建设,形成内外相联、产销衔接、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一体化产业格局。

  ■将农场建成新型城镇化先导区

  推动国有农场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为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的综合性小城镇。打破行政区划和体制界线,推动农场规划和区域规划相衔接,尽可能避免产生“独立王国”。探索推进“政府+农场+农民”的城镇化发展新模式,实施“产城结合”、“人才兴城”战略。

 
标签: 农垦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冀ICP备1001721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