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led  b2b  纺织  销售  PPS  App  纺织业  上海  2.2  稀土 

南疆慕萨莱思葡萄酒实现华丽转身

   日期:2014-05-08     浏览:141    评论:0    
核心提示:  5月是葡萄藤努力伸展的季节,在阿瓦提县多浪乡多浪村,农民阿不都拉站在葡萄架下,畅想着一片绿荫、一种甘甜、一份收入。  

  5月是葡萄藤努力伸展的季节,在阿瓦提县多浪乡多浪村,农民阿不都拉站在葡萄架下,畅想着一片绿荫、一种甘甜、一份收入。

  近年来,种葡萄让阿不都拉越来越感到怡然自得,工作量不是很大,最重要的是葡萄根本不愁卖,家门口就有慕萨莱思加工企业。

  “慕萨莱思,西域秘奥。醇香甘美,功系葡萄……”5月6日,记者拨打阿瓦提刀郎慕萨莱思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远明的电话时,电话彩铃是著名播音员任志宏朗诵的《慕萨莱思赋》。王远明说,现在是难以见到葡萄的季节,可葡萄的芳香溢满了公司的生产厂房,公司正一边生产,一边开拓市场,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和农民签订收购葡萄的订单了。

  厂房、基地、订单、市场……作为南疆传统饮品的慕萨莱思,现在正由作坊式生产走向企业化生产。慕萨莱思的华丽转身,是南疆近年来“三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现代科技牵手千年饮品

  从清洗到破碎,从果实分拣到轻度、重度压榨,从籽皮蒸煮到压榨发酵,再到无菌灌装,每一个环节都用现代化设备,都按标准化生产。记者在阿瓦提刀郎慕萨莱思有限公司采访,目睹了慕萨莱思的生产过程。

  “慕萨莱思”的大名,在丝绸之路上已经流传了上千年。自治区团委干部赛迪艾合买提·亚尔麦麦提是伊犁人,但在南疆长期工作过,他说,慕萨莱思其实就是一种原生态的葡萄酒,它仅在南疆出现,在和田地区又被称为“麦扎甫”,主要产地在叶尔羌河流域。几年前,他在墨玉县工作时,常常看到一名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制慕萨莱思出售,他还买过一桶品尝。

  说起慕萨莱思的味道,阿瓦提县委宣传部主任王国纯用“质朴、天然、醇厚”来介绍,“与现代工艺酿造的葡萄酒不同,慕萨莱思的颜色有些暗淡、混浊,但喝了它,会使人产生回归自然和乡野的感觉。”

  叶尔羌河流域的几个县,记者都去过,但慕萨莱思生产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县,当数阿瓦提县。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县城里就有5家酿造慕萨莱思的店铺,如今,慕萨莱思专业加工户已达上百家。每年10月,各家的慕萨莱思刚刚酿好,慕名而来的外地客人就登门了,很多时候还买不上。

  民间传统的酿造方式听上去很简单,阿不都拉说,挑选出刚长熟的好葡萄,把皮和籽都去掉,把葡萄汁过滤出来,然后倒入锅里熬去多余水分,最后倒入缸中密封起来,放到房顶上向阳的地方发酵,大约40天左右就酿成了。但实际上,在很多农民眼里,制作慕萨莱思有一定难度,因为技术、经验不同,100家作坊酿出来的慕萨莱思有100种口味,技术不好时口感便差。

  “传统的作坊式生产,规模上不去,标准不统一,卫生条件也难以满足顾客要求。要想让慕萨莱思形成品牌,远销内地甚至国外,必须要规划化、标准化生产。”阿瓦提刀郎慕萨莱思有限公司生产厂长王飞说。

  因此,2004年8月,阿瓦提县成立了慕萨莱思协会,协会成立后首先制定了《慕萨莱思地方标准》。如制作慕萨莱思的原料,主要是当地农民种植的“和田红”葡萄,还有清洗、发酵、灌装等环节,要通过严格的流水作业来完成,每批产品都要经过检验。王飞指着厂房里的一排排金属罐说,这些都是不锈钢罐,比传统铁罐的成本高出许多,但按标准来生产才能赢得市场。厂房里的锅炉从韩国引进,炉内有天然气管线;正在安装的板式杀菌机是从法国引进的,年底可投入使用。

  产品研发带动葡萄产业

  今年,赛迪艾合买提·亚尔麦麦提到南疆住村,他留意到,不知从何时起,家庭作坊式的慕萨莱思工艺不见了,塑料桶随意装的慕萨莱思产品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慕萨莱思以多彩的“面孔”、精美的包装,从企业生产线上走下来,走进新疆特产的礼品专柜。

  阿瓦提县慕萨莱思的品种和产量逐年攀升,去年超过了1500吨,各类新产品已经达到30多个系列。在阿瓦提刀郎慕萨莱思有限公司产品陈列室,慕萨莱思像一款成熟的酒品,有不同的色彩、口感、度数和包装,以便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需求。今后,该公司还将用橡木桶储存慕萨莱思,使其味道更醇厚。

  记者了解到,在南疆越来越多的慕萨莱思生产企业中,员工基本上为当地农民。库车县一家食品加工企业的老板艾尼瓦尔·巴衣孜说,慕萨莱思虽然转入工业化生产,但制作工艺脱胎于传统酿造方式,再说,叶尔羌河流域不少群众对慕萨莱思的感情很深,企业招工相对比较容易。

  慕萨莱思生产企业的增多,直接带动了南疆葡萄产业的发展,企业订购让农民的葡萄多了一条销路。

  “我们公司申请建设了葡萄种植基地,去年收购新鲜葡萄1500吨。农民种一亩葡萄,平均产量为两吨,每公斤收购价如果超过两元,一亩地毛收入可达上万元。”王飞说。

  王国纯告诉记者,“慕萨莱思”的阿拉伯语意为“三分之一”,指将3份葡萄原汁通过熬煮,去掉三分之二,余下的三分之一原汁精华经自然发酵而成。现代生产工艺,也是3公斤葡萄酿造一公斤慕萨莱思,只是现代工艺要求更严格,要经过“三煮三榨”,有的企业还建有自己的产品研发实验室。

  尽管慕萨莱思承载着古老的文化底蕴,为饮料和酒类“家族”不断添加着新品种,但它在内地的销量还非常有限,缺乏规模性的连锁店,出口国外的销量更是少之又少。在阿瓦提刀郎慕萨莱思有限公司,设计的生产线可以达到年产2000吨,而去年的产量实际上只有500吨左右,阿瓦提县其他几家慕萨莱思公司也存在这样的情况。这其中有原料不足的原因,也有市场不够大的原因。

  在阿瓦提县,慕萨莱思是幸运的,它既归属于蓬勃发展的“刀郎文化”产业,又关系着不断壮大的葡萄产业。“中国刀郎文化之乡”、“中国慕萨莱思之乡”等文化品牌,让慕萨莱思成了当地重要的旅游纪念品。在当地著名旅游景点“刀郎部落”里,慕萨莱思被装到原生态的葫芦里,作为馈赠礼品。

  “做大葫芦农民画,做强慕萨莱思,做精刀郎歌舞。力争2014年年末林果总产量达16万吨以上,果品加工能力达3万吨以上。”慕萨莱思的美好前景,在阿瓦提县委书记鲁晓忠的一次会议报告中有着充分体现。

  新疆特色饮品要注重打造品牌

  千百年来,慕萨莱思受南疆群众,尤其是叶尔羌河流域群众所喜爱。实际上,在新疆生活久了的各族人民,提起酒精度数不高但易于喝醉、品之甜味十足但不易上火的慕萨莱思,都会竖起大拇指。

  天山南北,经得起时间检验、受得起众人夸赞的饮品,岂止慕萨莱思?散发着俄罗斯风情的格瓦斯,渗透着阿尔泰山精华的沙棘汁,含带着伊犁河谷气息的苹果醋,还有昆仑山下的杏子汁、石榴汁等,哪一样不是原生态饮品?每到旅游旺季,在街头巷尾或巴扎夜市上,游客总是对新疆的这些地产特色饮料倍加青睐,这让新疆人倍感自豪。

  然而,新疆的特色饮品虽然历史悠远,但生产规模不大;口味很纯正,但产业发展的道路却很坎坷。与内地知名饮品品牌“汇源”、“王老吉”、“露露”、“椰树”等相比,新疆特色饮品名气太小。造成这种现状,路途遥远造成物流成本较高,落地饮品大企业较少是其中原因,但特色饮品原料不足,行业内的无序竞争、企业创新驱动跟不上时代需要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遏制新疆特色饮品产业做大做强。

  沙棘种植面积太小,产量很低,加工企业不断增多,企业“吃不饱”的现象一时难以解决;杏子同时成熟,保存期太短,企业一时难以“消化”;苹果深加工缺乏有实力的企业和先进的工艺;格瓦斯市场混乱,掺假现象严重,缺乏统一标准。就连流传千年的慕萨莱思,一旦形成工业化生产,乱象也层出不穷,库车县一家食品加工企业的老板艾尼瓦尔·巴衣孜说,几年前,全县不少本地企业看好慕萨莱思生产,但一些企业只顾眼前利益,用酒精勾兑法制作慕萨莱思,把一个地方特色“牌子”砸烂了,他不得不改行生产食品。

  饮品一旦打出品牌,是利润很高。新疆特色饮品要想打出品牌,实现企业、农民、政府“三赢”,还需要各地政府在继续加快林果业发展步伐的同时,在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多想办法。另外,一项特色饮品从培育之初,要有长远的规划、严格的制度、规范的标准,不能操之过急。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冀ICP备1001721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