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led  b2b  纺织  销售  PPS  纺织业  App  上海  2.2  稀土 

节水农业技术在四川农业抗旱中作用显著

   日期:2007-04-28     来源:媒体    浏览:204    评论:0    
核心提示:    近年来,我国干旱缺水的形势日益严峻,南方季节性缺水也日趋严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十五”期间,科技部与农业部、水利部联合启动实施了“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及新产品研究与开发”
    近年来,我国干旱缺水的形势日益严峻,南方季节性缺水也日趋严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十五”期间,科技部与农业部、水利部联合启动实施了“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及新产品研究与开发”重大科技专项。专项在我国农业大省四川简阳地区设立的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课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特别是在2006年四川遭遇55年未遇的特大旱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四川农业抗旱保丰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结合四川省当地实际,课题研究提出的“玉米集雨节水膜侧栽培技术”、“水稻覆盖保水栽培技术”、“山丘区集雨节灌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6项,解决了坡地分段集雨高效补灌工程模式、多熟高效用水技术模式、丘陵农区现代节水农业管理系统3大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制了一批适合丘陵区田间耕作的节水机具、设备等新产品,使降水利用率提高了28%,灌溉水利用率提高了17.5%,使水稻、果树、玉米产量或产值在干旱年增长20%以上,较正常年景平均增产8%左右,主要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了36.6%;同时,通过组装集成,提出了适合四川特点的节水农业技术发展模式,并建立了863计划现代节水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区,显著提高了四川节水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增强了四川丘陵农区抗旱、节水、减灾增产的能力。  

    2006年,四川推广水稻覆盖保水栽培技术、旱育秧技术、玉米集雨膜侧栽培技术、“麦玉豆”新三熟模式等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共计3167万亩,节水22.7亿方,增产粮食124.6万吨,增收节支40.4亿元。特别是水稻覆膜栽培技术,在大面积常规栽培水稻严重减产的情况下,简阳市采用了该技术的1.2万亩水稻却基本没有减产,平均产量达到了500公斤,较同等条件的常规栽培增产20%;核心区东溪镇桂林村700余亩水稻平均产量达550公斤,较同等条件的常规栽培增产30%;资阳市雁江区响水村采用该技术种植水稻250多亩,亩产达550公斤,而用传统方法种植的水稻却减产了40%-50%。该村村民李俊卿说,他家采用该技术种植的2.5亩水稻,不但节约用水六七成,总产还超过了1850公斤。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冀ICP备1001721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