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led  b2b  纺织  销售  PPS  纺织业  App  上海  2.2  稀土 

660余万人"洗脚"上田 重庆人三个"没想到"

   日期:2006-02-14     来源:媒体    浏览:352    评论:0    
核心提示:    每年30余万人“洗脚”上田,到“十五”期末,重庆市1300余万农村劳动力中,已有660余万转移到二、三产业上。对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和政府干部都称“没想到”。    “没想到我这辈子还真走出了土地,摆脱了面朝黄土
    每年30余万人“洗脚”上田,到“十五”期末,重庆市1300余万农村劳动力中,已有660余万转移到二、三产业上。对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和政府干部都称“没想到”。 

  “没想到我这辈子还真走出了土地,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近日,30多岁的邱兴东在浆纱机旁,一边忙着手里的工作,一边与记者聊了起来。邱兴东是重庆市渝北区兴隆镇南天门村的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4年多前,他走出黄土地来到沙坪坝区回龙坝镇一家浆纱厂,当上了一名浆纱操作工。他说:“我每天工作8个小时,每月有2000多块钱的工资收入,还学到了技术。我现在是一名真正的产业工人了。”

  让邱兴东没想到的还有很多。开始出来打工时,他以为肯定很苦,每天会工作10多个小时。可在这几年,政府和社会从各方面维护农民工的权益,不但每天工作时间只有8小时,吃住等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工余时间还可以钻研技术,学更多的本领。每月的工资也能按时领到。

  “真没想到,我这个镇党委书记手中的权利会‘变样’。”沙坪坝区回龙坝镇党委书记周伦说,“在‘九五’期间是农民找我们,想利用我们手中的权利为他们在乡镇企业上安排一个工作,现在是我们为镇里企业招不到熟练工而着急。”

  回龙坝镇是全国有名的织布专业镇。在“十五”期间,该镇以几十甚至上百家的速度发展织布厂,到现在已有600多家织布企业。全镇有1.3万多农村劳动力,可织布企业需要的工人达1.9万多名,加上其他一些企业,共需要工人2.4万多名,从2004年开始,这里就出现了“民工荒”,企业之间出现了“抢”工人的现象。
  “农民从前些年找不到工作到成为企业挣抢的‘香饽饽’,我们这些地方干部手中的权利也就从为农民安排工作,转到为企业协调用工矛盾上来了。”重庆市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刘涛说,“没想到在‘十五’期间,农业主管部门会抢劳动主管部门的‘饭碗’,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到农村劳动力转移上来了。”

  重庆市共有农村劳动力1300多万人,按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面积和显示生产水平计算,该市的2300多万亩耕地只能承载583万个劳动力,有近800万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到二、三产业上来。从2004年初开始,市委、市政府启动了“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启动第一年,就由政府补助、组织培训了农村劳动力20.3万人,新增转移41.2万人。刘涛说,到2010年,将力争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00万人以上。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冀ICP备1001721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