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一个新的奋斗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这一美好愿景,是东营市新一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后深思熟虑的战略选择。
东营,完全有条件实现这个奋斗目标:这里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有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奠定的基础,有东营人民建设生态文明的无穷智慧与冲天干劲。
当前,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东营,已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必由之路,把生态作为自己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作为各项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把生态的烙印深嵌在东营大地上。
湿地之城 园林城市 展露魅力
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东营由此掀起了绿色革命。为逐步解决滨海生态脆弱问题,东营把造林播绿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加快构筑森林环抱、湿地相间、水系环绕的生态系统。
去年,东营市启动生态林场建设,开始试点建设东营区龙居、广饶县丁庄等10处生态林场,规划面积近22万亩。城市园林绿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最近,东营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在全国37个参评城市中终评成绩第一。
滔滔黄河塑造了黄河三角洲这片美丽的土地,维持了黄河口湿地生态的多样性和生命力。东营把呵护这块土地生态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编制完成了百万亩湿地修复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启动实施百万亩湿地修复工程和刁口河流路生态调水,沉寂了30多年的黄河故道刁口河流路恢复过水。
城市中有湿地、湿地中有城市,是东营的一大特色。在搞好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的同时,东营市致力做好城市湿地的文章,贯通城市湿地、水系、湖泊、水库,加快广南水库、广北水库开发和东八路两侧湿地公园建设,建设金湖银河生态系统,把东营打造成为著名的湿地之城。
环境保护 综合治理 硕果压枝
今年伊始,为全力做好生态东营建设,东营市在安排2012年重点建设项目时,加大对生态环保类项目的投入。决定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涉及生态环保工程4项。此外,除一些包括体育馆等群众性行所的楼台场所、道路重点工程以外,全部为生态项目。
东营市对环境保护一直不遗余力,环境治理和保护则以推进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严格项目能评环评,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据了解,生态市建设的新指标体系包括5项基本条件和19项建设指标,目前东营市已有4项基本条件和13项建设指标达到要求。
针对境内河流大部分为排河、没有客水来源、污染较重的实际,东营市大力实施“碧水工程”,改造提升现有9座污水处理厂,重点推进10座污水处理厂、2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一批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通过实施“碧水工程”,确保全市河流水质全部达到治理要求,省控重点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
绿色产业 鱼米之乡 正在崛起
东营拥有几百万亩未利用土地和大量浅海滩涂,但这些丰富的资源并没有成为肆意挥霍的资本,反而使市委、市政府在利用这些资源时更加谨小慎微。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在培育和涵养生态产业中得到充分体现。
垦利东部滨海有30余万亩的荒碱滩涂,论证能上什么项目曾经一波三折。有投资10多亿元的几个盐化工项目找上门来,但有关部门考察得知这些盐化工项目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污染,断然拒之门外。最终,市里在此斥资17亿元,兴建现代渔业示范区。示范区运用循环生态模式养殖海参,一亩水面收入1万多元,极大地提高了土地效益。目前东营市海参养殖面积已近200平方公里。
在河口区新户镇的临海滩涂,一座座高大的风电矗立在碧波荡漾的海上,蔚为壮观。据介绍,河口风电厂目前装机容量达到40万千瓦,成为我省最大的风力发电厂。在东营,高水平风电、太阳能发电、新能源汽车是重点发展领域。去年,联合国工发组织命名东营市为“清洁技术与新能源产品国际示范城市”。
东营是因油而兴的城市,近年来经济结构已逐步向生态高效转变。目前,东营市实施技术改造项目2030个,完成工业投入1332亿元,使得化工、纺织、造纸等传统产业80%以上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推荐阅读:
景市掀造林绿化新高潮 打造绿色生态城市
三门峡市卢氏县打响春季造林绿化攻坚战
南京3月份将开展“造林绿化突击月活动”
湖北钟祥造林绿化确定四大重点
(来源:东营日报)